房屋买卖时,不管开发商或者是个人业主说的怎么个天花乱坠,只要合同上没写,那就当不得真。房屋买卖合同作为我们进行房屋买卖时最重要的凭证,是我们保障自己利益的武器,是非常重要的。不过,房屋买卖合同并不是签了就一定可以保障你的权益的,有一些情况,即使你签了合同,你的利益也不会受到保障。
一、借名买房合同
进入到2020年,我国的楼市调控政策还在实施中,很多城市现在买房仍然需要购房资格,然而,在楼市严控下,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都失去了购房资格。为了实现自己的住房梦想,有些购房者就借他人名义买了房子。
但在买房行为中,是并不提倡借名买房的,因为“房钱两全”的风险很大。还有,虽然购房者在借名买房时也签了合同,但是你这种行为可是违法的,并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。
二、侵犯他人利益的合同
一般来说,购房合同只要在买卖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签订,但是如果侵犯了他人利益,那恐怕可就会有麻烦了。如果你在签订购房合同时,没有取得其他房屋共有人的同意,你所签订的购房合同可是不受保护的。
三、存在优先购买权的合同
买二手房的朋友们要多注意了,二手房买卖交易中有优先购买权,即在同等条件下,租客往往享有优先购买权。如果你在签订购房合同时,没有让租客放弃优先购买权,即便签了购房合同,也是不会受到法律保护的。
四、与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
虽说有钱就可以买房,但是,卖房这样的行为对于购房者的年龄是有要求的,比如,未成年人是不能直接卖房的,只有满了合法年龄才行。所以对于未成年人名下的房子,在签订购房合同时,购房者只能与其监护人进行交易。
要是购房者你在买房的时候,没有关注卖方的实际年龄,就这样直接和未成年人签订了购房合同,那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。所以,大家在买房时一定要注意核实卖方的身份信息。
五、阴阳合同
二手房市场上最常见,大家都知道,买卖二手房的税费较了,所以为了所谓的“合理避税”,买卖双方往往会签订阴阳合同。殊不知,这种行为可涉嫌逃税,根据我国《刑法》的规定:“纳税人采取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,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”
以上五种合同都是存在问题的,即使你签订了合同,同样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。因此,各位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前,首先得清楚自己签订的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,如果并不具备法律效力,拿这样的合同,签了除了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,还有什么用呢?了解更多房产知识,欢迎持续关注湘潭房产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