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置房因其价格优势,成为许多购房者的选择,但其交易流程复杂、政策限制多,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产权纠纷、合同陷阱或资金风险。例如,未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私下交易可能被认定无效,未核实共有权人导致合同无法履行,甚至遇到“一房二卖”的欺诈行为……
如何避开这些“雷区”?本文将系统梳理购买安置房的核心注意事项,从产权性质、交易流程到风险防控,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南。

一、明确产权性质与权属状态
1..确认房产性质
安置房分为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两类。经济适用房需满足5年上市交易限制(部分地区为3年),且需补缴土地出让金;普通商品房则无此限制。
要求卖方提供《拆迁安置协议》《房屋所有权证》或《不动产权证书》,核实房产性质及是否可合法交易。
2.检查权属完整性
确认房屋是否为共有财产(如夫妻共有、家庭共有),需所有共有人签署同意出售的书面文件。
若房产被抵押或查封,需解除后才能交易。
二、核实拆迁协议与购房资格
1.审查拆迁协议
确认卖方是否为拆迁协议中的被安置人,且协议中是否明确其拥有该房屋的处置权。
注意协议中是否有限制交易条款(如禁止转让、需政府回购等)。
2.确认购房资格
部分城市对安置房购买者有户籍、社保或居住年限要求,需提前了解当地政策。
若为经济适用房,需符合当地申请条件(如收入、住房面积等)。
三、关注交易流程与合同条款
1.签订详细买卖合同
明确房屋信息(地址、面积、户型)、价款、付款方式、过户时间、违约责任等。
约定产权过户时间节点及卖方配合义务,避免因拖延导致合同无效。
增加“一房二卖”违约条款,如卖方违约需双倍返还定金或赔偿损失。
2.选择安全付款方式
优先通过银行资金监管支付房款,确保资金安全。
避免直接向卖方个人账户转账,保留付款凭证。
3.办理公证或预告登记
若无法立即过户,可办理买卖合同公证或预告登记,防止卖方将房屋抵押或转卖他人。
四、了解税费与政策风险
4.税费承担
安置房交易可能涉及契税、个人所得税、增值税等,需明确由哪方承担。
经济适用房补缴土地出让金的比例(通常为差价的10%-30%)需提前计算。
5.政策变动风险
关注当地拆迁补偿政策、限购政策变化,避免因政策调整导致交易失败。
例如,部分城市规定安置房需满一定年限才能上市,提前交易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
五、实地考察与质量验收
1.房屋现状检查
实地查看房屋结构、装修、设施是否完好,是否存在质量问题(如漏水、裂缝)。
确认房屋是否被出租,若存在租赁关系需租客签署《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》。
2.物业与配套核查
了解小区物业费、停车费等费用标准,避免后期纠纷。
确认水、电、燃气等配套是否已开通,产权是否归属买方。
六、特殊情况处理
1.未取得房产证的安置房
此类房屋风险极高,建议谨慎购买。若必须购买,需通过律师审核拆迁协议,并约定高额违约金。
2.继承或赠与的安置房
确认继承手续是否完成,赠与是否经过公证,避免产权纠纷。
七、法律与专业支持
咨询专业律师
审查合同条款、拆迁协议,确保交易合法合规。
协助办理公证、预告登记等手续。
选择可靠中介
优先选择有安置房交易经验的中介机构,避免信息不对称。
更多购房小知识,欢迎持续关注象盒找房湘潭房产网。


S1/

一星经纪人/

五星经纪人/






微聊
微聊
备案:湘ICP备18019481号